查看原文
其他

“老少边穷”≠新闻“贫矿”!一文解锁两大“掘金”秘笈!

冯志军 庖丁解news 2022-03-17


做新闻如采矿,而如何在“天然贫瘠”的土地上勘探寻觅到矿源,并使其成为能够被持续开采的“富矿”“金矿”?是身处“老少边穷”地区的记者职业征程中的巨大考验和挑战。


本文作者中新社甘肃分社记者冯志军。


这就好比玩《和平精英》游戏,你从降落伞上下来赤手空拳,看见别人不是全副武装的三级装备,就是已提前预判进入富到流油的“装备区”,先不说能不能见到最后的“吃鸡”庆典,就算表现出跪地认怂或拔腿逃跑的虔诚,也难免“落地成盒”的宿命。


由此可见,输在起跑线上的劣势,必须要通过后天马力全开来补足。


▲2013年7月,记者现场采访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杨艳敏 摄 


言归正传,什么是“老少边穷”地区?


“老”指革命老区,“少”(shǎo)指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区,“边”指边远地区,“穷”指贫困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老少边穷”多较为贫穷落后,是国家扶贫攻坚、开发振兴的重点地区。


普及完概念,忽然感到笔者所在的甘肃有种“面面俱到”“雨露均沾”的庄严使命感。


2013年7月,记者现场采访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杨艳敏 摄


夹于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中的甘肃,拥有除了海洋外地球上所有的景观地貌,还有“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五千年”的祖宗荣光,这些除了在与外地游人把酒言欢中成为最靓的吹牛仔之外,似乎很难转化为唾手可及的采编“产量”。


干一行爱一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近些年来,不时有同行与我探讨“做记者最重要的素养是什么?”我常会不假思索地说“干一行,爱一行”


这就好比你看见美景美食都心无涟漪,怎么可能会有后续的故事,假若是每个人感兴趣甚至作为爱好的事情,只要动心思考、倾力投入,再不济也比填鸭式被动地应付性工作效果要好。


▲2017年5月,记者参加中宣部“双百三同”驻村脱贫攻坚主题采访活动。


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也可以理解为职业理想或者信仰,尤其是在“老少边穷”地区,我们经常面对的多是鸡毛蒜皮、甚至称不上有异地传播价值的信息,如何从这些繁琐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提炼出拥有“异国传播价值”的文字通稿?我认为第一步就是“既来之则安之”的兴趣养成。


无论你之前是否有从事新闻职业的打算或计划,也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跑区域和领域是否感兴趣,都必须先学会“了解与去爱”,只有兴趣使然,才会有去关注、探索、思考、挖掘、考证、跟进、采写等刨根问底的工作习惯。


对于我而言,很多采写灵感一开始都是“好奇式的求索”,后期才会有经验的掌舵研判。


▲2019年3月,记者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甘肃锁阳城遗址。高康迪 摄


比如,跑气象口的记者时常都会自定义为“靠天吃饭”,但这种“吃相”除了中规中矩预报准确、不招骂之外,一开始实在找不到一丝成就感。于是我开始琢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为啥非要随它去”?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它会给民众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改变?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其实涉及公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也不奢望“一口吃个大胖子”,留下的疑问越多,属于自己的“富矿”也就更丰富。十年前,对于气象报道,我首先想到的是人文关怀,当然也并不拘泥于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后的救援之类的被动性出击,而是带有预见性的探讨性思考。


▲2013年4月,采访甘肃临夏州东乡县脱贫故事。杨艳敏 摄


成为中新人以来,气象报道不仅成为笔者挖掘新闻“富矿”的重要领域,多篇气象新闻还先后获奖,且海外落地颇佳,由此可窥“读文入画”式的气象采写方式也是可以引起更广泛的共鸣。


2013年春季,大半个中国遭遇持续沙尘天气过程,素有“十年九旱”的甘肃更是被沙尘盘踞数日。我根据自己经历的所见所闻,以及身边人的调侃陈述,将普通上班族、户外从业者、过境游客、气象专家等的经历、见解进行梳理,完成稿件《甘肃:风沙吹散了春天的味道》。


在此之后,气象成为笔者屡试不爽的外宣报道“富矿”。围绕天气“做文章”,先后探索采写《气候变化致传统节气“失效”?气象专家称“整体吻合”》等多篇外宣报道。


举此例,只是想强调对于领域开拓“知己知彼”的重要性。这些都需要长期做功课、持续有热情、反复来思考,才能落笔如有神,也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带着问题去采访”。


“井底之蛙”也要学会“搭车附势”



在“老少边穷”地区挖矿,笔者也曾很是羡慕发达地区“遍地开花”的丰富新闻矿藏资源,但本着“子不嫌母丑”的初心,加之自己近年辗转过具有典型“老少边穷”标签的甘、青、宁三省区采访,对于此区域有着较为清醒的劣势认知,但也深知“人无我有”的特色优势。


▲2019年9月,记者在甘肃酒泉采访特色产业。刘玉桃 摄


在此不得不提对于社会新闻的挖掘和探索。社会新闻,长期以来也是笔者所在的中新社甘肃分社常态化关注的外宣新闻报道资源,尤其是在新闻资源略显匮乏的冬春季节,更是注重对此领域的关注。


每逢传统节假日、重要纪念日、网络热点舆情等,都是笔者寻找“富矿”的绝佳时机节点。


如每年新春走基层,笔者都会从身边的人和事的变化开始观察,逐渐拓展到朋友圈,再到网络舆论,“受众关注的,即是新闻传播的方向”。


围绕中新社“新春见闻”栏目,笔者近年围绕餐饮业招聘窘境、返乡青年“婚事忙”、城市春节“空城计”、年夜饭变迁、行李箱里的爱与愁等热点话题,进行有的放矢地出击。


▲2012年4月,记者参加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两周年专题采访。杨艳敏 摄


而类似国庆长假这样的“全民狂欢”节日,也是笔者可以发掘的“舞台”,如扎堆婚礼、喜宴“困扰”、“宅生活”与“云旅游”等话题,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通过深挖和探索,其实会呈现出社会发展新变迁,这也是外媒关注所在。


此外,可以“搭顺风车”的还有遍及国内各地的热点,这些新闻富矿可能藏匿于上下班的路途中,可能在朋友圈刷屏,也可能“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未被察觉到。


▲2015年7月,记者采访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张掖站参赛选手韩寒。杨艳敏 摄


至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打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惯性思维。


外宣新闻既要有“人无我有”的个性化特色,也需要“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同性化“共鸣”。这种“共鸣”也是“老少边穷”地区记者孜孜不倦的探索方向。近年来,笔者围绕重要足球赛事、经典游戏电影、楼市营销、考古发掘、脱贫攻坚、中国饮食文化、乡村经济等,也采写了大批超越地域范围的稿件。


总之,要挖掘到“别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新闻富矿,除了对于社会新生事物的敏锐感知度外,还要有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另辟蹊径的观察角度,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切入角度已很难取悦自己的时候,怀揣着虔诚之心践行“四力”,无疑会让我们不断向新闻“富矿”靠近。


作者:冯志军

编辑:戴梦岚


推荐阅读:

2021年上半年主流媒体网络传播力榜单及解读

警惕舆情爆雷,切勿重视频轻文字!

漫画高手的新闻视角就是不一样!他挖的独家获亿级点击量

四招破五陷阱!突发灾难事件报道要避开这些“坑”!

“东京大冒险”,我们如何生产奥运新闻?

没有“文化”的“酒桌文化”,终将会消失吗?

将爆款话题“吃干挖净”!看#苏炳添vs刘长春#如何出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